第225章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1 / 1)

不光是徐纨,秦婉音眼睛亮亮的,也是好奇极了。忍不住去拉李拾月的袖子,也忘了卫玉洁还在。

“那可一定要先告诉我,我最近犹豫挑东西给你出阁那日添妆。五娘出阁我挑的是一对翡翠步摇,若非阿娘拦着,我真想配成一套头面一起做好。”

说起这个,李拾月不禁浅笑:“你还说呢,有什么好东西放不住,日日想着给我们用了,若是哪日太傅府被你搬空了,不知要被罚写多少。”

秦婉音吐了吐舌头,她在秦家的性子过于活泼,偏偏家里的堂妹们都被叔叔们教得太老实。

唯有徐令姿和徐纨愿意陪她玩着,后来又有李拾月,她便是这样的性子,有什么好东西都一门子想对亲近的多用一些。

李拾月故作苦恼,其实眼中笑意满满:“你若是再这么往国公府送东西,我都不知道要回什么礼好了。”

“估计用不了多久,晏晏的嫁妆要被搬空了,小心堂兄找太傅告状。”徐纨性子清冷,说着笑话的模样,露出来她的一对酒窝。

徐令姿虽然没有开口,可听了徐纨的话附和的点了点头,逗着秦婉音更加的不好意思。

几人之间的氛围卫玉洁插不进去话,只是脸上尴尬地笑着。只是听到徐纨喊“堂兄”,这才发觉到徐纨也是徐家的人,不过没在国公府看到,应该不是荣国公府这一支的。

眼睛转了转,她可是特意打听过的,徐令姿就是长房的幼女。

起身坐在徐令姿身侧,见徐令姿转过头来,掩不住眼中的欣喜,抬起手摸了摸鬓间的绒花:“其实我会做一些绒花,若是几位姐姐不嫌弃,改日我让人送来吧。”

她的声音不大,落在亭子里几人都能听得清晰。一时间,视线都集中在她的身上,准确说是她鬓间的绒花。

秦婉音没有多想地摇了摇头:“我就算了吧,前几日刚从宝祥楼进了一批收拾,就有宝祥楼最拿手的绒花。”

徐纨也是不好意思地摇头,就连身子也往旁边挪了挪:“我也不了,我对绒花的材质不舒服,若是碰到了身上容易起疹子。”

卫玉洁在国公府住了一段时日,素日最拿手的绒花出了国公府也没什么稀奇的。看着秦婉音与徐纨,不免觉得二人是在故意针对她,可她还不好说什么。

秦婉音好似发觉了自己说的话,好像让人误会,忙不迭开口:“我不是嫌弃你的东西,若是让我阿娘知道又添首饰,定然是要骂我的。”

卫玉洁强撑着微笑,勉强地开口:“没事的。”

“阿音就是有什么说什么的性子,说了什么你也别在意。”徐令姿顿了顿,看着卫玉洁眼中隐忍的泪意,内心有些不知说什么好,想了想才说道。

“秦太傅为官清廉,太傅夫人更是严格要求着太傅府的银钱。所以阿音的首饰定时添得,若是多了出来太傅府规矩不比国公府松懈多少。”

李拾月微微一笑:“先前你送去澄玉阁的绒花还要许多,我都没戴过,做工精细得很,你是一定用了心的。”

“只是做久了伤眼睛还伤身子,还是少做一些比较好,别像我似的,年纪轻轻风寒轻而易举就找过来了。”

说着牵扯到自己身上,徐令姿知道她这是要移开话题,开口顺着说道:“你还说呢,前几日又得了风寒,你也是头一个了。”

郎君的院子离女娘们的要有一段距离,徐云辞与郭洵刚坐下,二人特意寻了个清净的地方,可免不得有人过来恭贺徐云辞定亲之喜。

不知是第几个了,徐云辞头一次觉得疲惫,可一想到亲事,嘴角的笑意就没下来过。

坐在一旁的郭洵看在眼中,他与徐云辞认识的时日也不久了,后来他与徐令姿成亲后,也不见徐云辞有过如此喜笑颜开的模样。

看来,还是有人能降服得住徐世子的。

徐云辞抬眸就看到郭洵眼中的笑意,他忍不住轻笑出声,什么也没说,两个郎君都明白,娶了心上人是值得高兴的。

“徐世子。”

徐云辞应声抬头,看向来人时,站起身收敛起笑意:“赵王。”

赵王今日穿着靛青色金绣蟒袍,手中把玩着一颗色泽鲜润的玉珠,瞧着光滑细嫩,想来是在手里盘了有日子了。

似是没看到徐云辞探究的目光,他不见外地坐在另一侧,看了看郭洵与徐云辞,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

“本王是来恭贺世子爷定亲之喜,恭贺世子如愿抱得美人归。”

徐云辞也坐了回去,微微的颔首笑着开口:“是官家成全。”

赵王脸上的笑意加深,转头看了看四周,看着徐云辞的目光意味深长。

br>他伸手摸了摸鼻尖,然后盯着徐云辞:“说实话本王真的很好奇,宜昌县主一个外姓女,为何能得了父皇的喜欢,还能为着她直接将淳慧远嫁。”

“啧,不过看到宜昌县主好像也就明白了。不过本王提醒世子,本王的那个皇妹如今远嫁,披香殿只有一个侄女陪着,你荣国公府要办喜事,你猜披香殿那位可否坐得住。”

徐云辞没有抬头:“有荣国公府在,贵妃动不了晏晏。”

话音落,赵王脸上浮现恶劣的笑容,手指自己的额头,压低了声音:“这女娘们的心思啊,真难猜,说喜欢得拿不准心思,却总被人当刀子使,这坏人自然是做刀子的人了。有些人呢,就躲在后面,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本王就是待不住,所以啊才能看到世子出宫后,就被披香殿的婢女拦住了两次。你说心悦世子的人,披香殿内心悦世子的淳慧公主已经不在上京,那还有谁会一心铺在世子身上呢。”

“本王一个刚回京的人,稍微地查了一下,就知道一些巧事。披香殿的人还真当她是个可怜的呢。淳慧可不在京中了,世子和县主定了亲,你说下一个她会选谁做刀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