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怎么就像她说的私定终身了一样(1 / 1)

卫氏听到这儿,忍不住掩面落泪。

徐老夫人的叹气声重了一些,眼中愧疚地看着卫氏:“如今天下太平,三郎在军营里跟着程将军几年,老大就能给他在兵部弄个闲职。”

“咱们国公府家大业大,老大和二郎在前朝为太子殿下出力,也得官家看重,还不至于叫三郎真的提刀上战场。”

“三郎长久不在家中,你日子空虚,娘家侄女来了你就觉得有事情可干。看在你的面子上,你娘家侄女的婚事,我给你为她出面,定会为她寻一门靠谱的亲事。”

“但若是眼光高,瞧不上,非得一门心思认准了荣国公府,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

“不是埋汰人,是你那侄女入府后做了什么,你们心知肚明。”

卫氏眼睛红红的,不禁握紧了帕子:“您都知道了?”

杨氏也有些惊讶,先头卫玉洁的事,李拾月自己个儿说的别让徐老夫人知道,怕老祖宗生气。

不过想想也是,徐老夫人前半辈子掌管徐家,就算上了年纪在寿松堂颐养天年,还不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

徐老夫人淡淡地睨了她一眼,幽幽开口:“我是老了,不是瞎了聋了。”

卫氏悻悻地看着徐老夫人,语气不由得虚了起来:“母亲您也知道,卫家本就不是大富大贵的门第,又一直被外放,已经开始门户萧条。”

“媳妇的兄长更是没什么才能,当初公爹在时就帮不上什么忙,更别提现在的卫家。”

“想着与其在上京城再找一门姻亲,那些郎君也不是知根知底的,这才想着让媳妇的侄女嫁给徐家的郎君。”

“为此,媳妇的兄长也来了信,也是这个意思。”

杨氏听了被气笑了:“既然是看好了徐家的郎君,省不得国公府的富贵,不如全了你和卫家的心,就让三郎与弟媳的侄女定亲好了。”

说完,她冷冷地看向卫氏。

她是待人温和些,可不代表是任谁都可以揉捏的性子。

说到底不就是看上了国公府以后和三房没什么关系,看着徐云辞定亲了,对象是官家亲封的县主还是徐老夫人最疼爱的表姑娘,是卫家惹不起的,所以退而其次打上了她幼子的主意。

卫氏嘴唇动了动,急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摇头拒绝。

杨氏冷笑:“是啊,你自己都知道你那侄女什么德行,自从入府后好生招待,先是搅和二郎与晏晏之间的事,我是看在弟媳你的面子上,没和一个孩子计较。”

“处置她身边的奴婢,看在弟媳的颜面上送了一匹上好的蜀锦裁衣裳。”

“倒是弟媳和卫家侄女的打算真好,转头又在府上传出流言,害了六郎的清誉。”

卫氏见情况发展突然,一下子就把实话说了出来:“不是的,不是的,我不是想算计长嫂的,我是最敬重长嫂的。”

“是玉洁说的,她同六郎说过话,是六郎对她有好感,这才让我问一问长嫂的意思的。”

“那些流言我也不知道怎么就传出去了,又找不到源头,寻思是不是两个孩子说话,被人看到了。”

“糊涂!”徐老夫人听得头疼,指着卫氏气得说不出话来。

“就连我都知道,六郎这几日跟着二郎一起同老大住在外头,忙着洪涝的事,根本没回来过。”

卫氏眼中震惊,不可置信地嘟囔着:“不可能啊,玉洁自己说的,是六郎见她一面就心生喜欢,偷偷回来找她的......”

这下是弄得清楚了,合着卫氏还是被亲侄女骗的那个。

杨氏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对卫玉洁的不喜达到了极点,连带着对卫氏,也没了以往的好脾气。

“她说你就信,片面之词!六郎若是有心,早就求到我面前,要不我那日怎么会不应你。”

“何况才见过几次,不过是她入府,六郎在我身边站着,最多瞧了那么一眼,怎么就像她说的私定终身了一样!”

过了好一会儿,卫氏才接受了这个现实,坐在那里,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眼中没有半分光亮。

有什么比自己最信任的人利用,还令人失望的呢。

“行了,卫家若还想女娘嫁入上京,就不许再动这个心思。太傅府的宴席,你带着你侄女一起去,看好了谁家的郎君,若是合适就请人出面,早早地离了国公府吧。”

“不过和徐家结亲,你回去就告诉卫家,荣国公府不允。若是不愿意,就套了那车,将卫家的女娘哪来的送哪去,国公府庙小,养不起人了。”

徐老夫人说完,闭上了眼睛,双手转动着佛珠,显然不愿再多说的意思。


至于杨氏,更没给卫氏一个目光,出了寿松堂对卫氏视若无睹,留卫氏失落地回了院子。

卫玉洁看着卫氏失魂落魄的回来,面上的欣喜来不及收回,结果右脸火辣辣的疼。

她不可置信地捂着脸,眼泪汪汪地看着卫氏:“姑母好端端的,为何打我?”

卫氏一路走回来清醒不少,咬着牙看着她的模样:“你说为何打你,我把你当亲女儿疼,你却为了一个郎君骗我。”

“亏我那么相信你,厚着老脸得罪了一大家子,也要给你说亲,到头来竟然是你对我说谎,你说该不该打你。”

卫玉洁捂着脸,也忘了疼痛,听到“婚事”二字,抓着卫氏的袖子不肯松手。

“国公夫人答应了么,不是说徐老夫人见您吗,是不是就说了这件事?”

眼中期待地看着她,其实卫家来信有她单独的一封,上面说了她若嫁不进徐家,就得回去嫁给当地的郡守。

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男人,能让卫家答应,定然是出的银子丰厚,要把她卖了。

另一个选择就是要她一定保住荣国公府的这门姻亲,卫氏的三房是不行了,所以卫家将目光放在了承袭国公府爵位的长房上。

可惜国公府世子爷定亲了,定亲的人选卫家撼动不得,只能选择长房嫡幼子的徐云序。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