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9章 这世界,大变样了(1 / 2)

重启三线 江湖行 2104 字 9个月前

“发报!南海太平岛海域发现不明国籍船只,船只性质暂时不明。数量,目前已发现4艘。目测估计吨位在1500吨到2000吨,航速8节。航向正西270,向原湄公河口方向航行。”苏丹小说网

“是!”

先遣舰队指挥员兼陈仓号护卫舰舰长郭洪涛(哪位书友有兴趣客串?还有后边的名字。@江湖)放下手里的望远镜,望向前方舰前方波涛汹涌的海面,海天一线处,几个小小的影子仿佛嵌在那里,一动不动。

自5月12日驶出三峡库区,郭洪涛率领着由4艘6000吨级的快速护卫舰,和三艘满载12000吨的补给舰组成的先遣侦查支队,一路快速航行,出了原先地图上的吴淞口,驶入了东海。然后他们转向西南,沿着原先的沿大陆航线,穿越了现已看不见两岸的台湾海峡进入南海。现在,他们一路向南已经航行到了祖国版图的最南端,曾母暗沙海域。历时20天。

这速度,说是快速航行,实际上比起灾前,连一半都不如。没办法,因为——这世界,大变样了。

他们出了三峡库区,原先的长江航道已经变成了一大片广阔的冰原,这是还没有退去的大海啸在极寒下被冰冻而形成的,幸亏对这种情况早有准备。随队的3艘万吨级改装补给舰就兼着破冰船的功能。这才一路破开一条航线冲到了100多公里外的未冻结水域。

到了未冻结水域,危险是时刻无处不在。凛冽的西北风推动着一大片一大片的流冰自北方不断涌来。这一路,他们是不停的躲避着这些流冰、走走停停。直到航行出了200多公里,才脱离了大规模流冰的区域。

通过辨识露出水面的几座超高层建筑,他们才知道,这是到了武汉。有了明显的地标就好办了,他们快速确定了舰队的具体位置和前进的方向,对比灾前的地图,沿着长江航道开始加速航行。

但是此次以后,他们再没有发现地标建筑的出现,判定方位,只能通过六分仪做天文定位,再结合与南天门的观测、联系数据给舰队定位。还好,极寒三年多,大气中水分的蒸发很少,现在几乎每天都是晴朗的日子,大气的能见度也很高,观星可是比以前的条件好多了。

一路向东,终于航行到了原先的吴淞口,这里现在已经完全是一望无际的汪洋。西北方吹来的寒风,带动着海浪向东南方涌去,大气环流、海洋环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转向西南方向航行,困难不少。速度也会慢很多。

郭洪涛他们把这些情报都通过南天门的接转,报告给了后方大部队和前指。然后带队向着南海顶风破浪而去。经过十多天的航程,终于到达了我国原南沙太平岛附近的海域。

这天上午他们到达了原南沙群岛的太平岛海域,瞭望哨发现了南方的海面上,有几艘不明国籍的船只。

“支队长,根据战情通报,那几艘船应该是小鬼子的捕鲸船吧。他们这顶着风浪往西走是什么意思?他们要是回去他们澳洲母港的话,顺着洋流风浪向东南走不是更省力?现在航速才8、9节,真费劲。”郭洪涛身旁的陈仓号航海长李远航有些不解。

“注意观察洋流,根据南天门的观测情报,再往前赤道附近的洋流,是自西向东方向的,并且汇聚了大量的流冰、冰山组成了大片的冰凌水域,一起向东流动。虽然现在咱们还没有亲眼见到,等能见着了,很有可能会突破我们以前的认知。”郭洪涛冷静的说。

“还有,这天气情况也很不好。咱们出来向东走的时候,一直都是晴好天气。这越往南走,天上的云越多,到了这里已经基本都是阴天了。你再注意正南方,那边的天空阴沉得可怕,黑压压的,怕是有暴风雪。”

“那咱们现在怎么办?”李远航问道。

“命令其他舰减速,航向转右030继续前进。我舰保持航向,航速提高到20节,过去看看。注意观测洋流方向和速度。”

“是!”。

陈仓舰开始加速,向着那几个黑点的方向扑去。

“支队长,观测到洋流速度已达310/秒,方向正东。并且还在增加。”李远航报告。“310,这已经比灾前快了,并且方向反了。原先是赤道附近正东,这里正西才对。估计是美洲那边被淹的也挺厉害,起不到阻碍洋流的作用了,这样的话,回流就要到北方去了。继续前进!“郭洪涛坚定的说道,陈仓号继续向南航行。

“支队长!你看前边!”李远航的惊呼,让正在低头研判电讯室收到的后方主力舰队讯息的郭洪涛一惊。立即抬起头来,顺着李远航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天边的云层此时已经变成如墨的黑色,天地间似乎还闪烁着一片片闪光,“那是什么?”,他赶紧抓起望远镜看去。待对好焦距,远远地看清了一些远方的景象,立即让他大惊失色。

只见那里的乌云下,闪烁着晶莹光芒的巨大冰雹正在铺天盖地的向海面砸落,犹如一颗颗寒冰制成的炮弹!砸得海面白色浪花翻涌飞溅,就像一锅沸腾的开水。砸到了流冰上的那些,立即激起了更多的冰凌四处飞溅。

“右满舵,转向正西270!”郭洪涛高声下令。他现在知道那几艘鬼子捕鲸船为什么要向西去了。他们是在躲避这一片汹涌的冰雹。幸亏现在没有原先这季节肆虐在太平洋海域的剧烈台风了,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否则,一旦被卷入冰雹区,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陈仓舰与落雹区保持着安全的观察距离,向着西方航行。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这落雹区行进的方向是跟他们相反,向着正东去的。并且,它的速度是快于洋流的速度。所以,越往西,他们看到海面上漂浮的破碎流冰越多。看来这大冰雹的力量真的是很恐怖。

“这一个个,怕是要比篮球都大吧!”操舵手心有余悸的说道。“篮球?咱们离的还是有些远。这么远都能看到,那个头篮球能比得上?八仙桌吧!“李远航举着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说道。

“我去!那么大!这玩意咋形成的?咋能整这么大?还这么多?”操舵手惊叹道。“情报都发回去了,等气象专家给解释吧。咱现在要注意的就是别离它太近。继续向西,看看这一片落雹区有多大?”李远航接着说。

陈仓舰保持着12节的航速,一路还要躲避前方漂来的流冰,向西航行了5个多小时。天都马上要黑了,还没有见到南方的云层有减弱的迹象,还是那么黑漆漆的。硕大的冰雹仍旧在不知疲倦的向着海面狂砸。

“夜间航行,一定要注意保持航向。降低航速到10节,警惕流冰。注意观察白天看见的那几艘小鬼子捕鲸船,还会不会出现。有什么情况,立即通知我。”郭洪涛向接班的副舰长交代完注意事项。转身出了剑桥,下到了舰长室。

刚刚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墙上的通话器就刺耳的响了起来。郭洪涛立即一把抓起来,“什么情况?”、“报告支队长,发现小鬼子捕鲸船。”、“发现几艘?”、“一艘,其他的暂时没有发现。”、“我马上到!”郭洪涛抓起帽子,快步走出舰长室。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