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花草(1 / 2)

伸唐 此号乃小号 0 字 2021-03-12

“见过韦二十九娘子。”

“你是庶人子,为何能出来?”

为什么李伸能出来?有许多人在议论,包括赵原村的村民,各种说法都有,最夸张的说法就是李隆基知道三庶人是冤死的,可能替三庶人翻案了。

不过极少数是知道真相的。

李伸答的很直接:“小娘子,这是宗室事,不是你们家能关心的。”

别以为你们韦家是望门,朝廷不可能对整个韦家动手,但对韦氏的几家人下手,不会有一个人敢吱声。

李伸说完,拨开那个婢女,带着九月扬长而去。

小萝莉气的放下团扇,愤怒地盯着李伸的背影。

走了一会,九月说:“二郎,有古怪。”

“你也看出来了?”

“简单的,奴婢怎能看不出来?”

“呵呵,勿管。”

李伸已经猜出几分,但是不可能的。

……

“两位郎君,为何请我们赴宴?”林县令问道。

“林县令,洪县丞,木县尉,你们看,”萧道梁递上过所。

“听二位是关中口音,原来是华州人氏啊,有没有寻到亲?”

“没有,不过我们两家来了,准备在下邳落脚。”

下邳就是古邳州,贞观元年,废掉邳州入泗州,又废掉涟州的涟水划到泗州,贞观八年,又废掉仁州,将虹县划到泗州,后面还有一系列的形政变动。到了天宝,又改泗州为临淮郡,下领六县。

李伸之所以选择下邳是有原因的。

若图大运河之便,最好是虹县了,但虹县地势平坦,未必有山,就是有山也是小山,反正唐朝地图上未标出来。

还有一个原因,泗州的州所是在临淮县,与盱眙县隔淮相望。

开始时李伸看着地图上的淮河,有些发蒙,淮河变化如此之大?想一想后来的黄河入淮带来的灾害和变化,也渐渐想明白了。不但淮河变化大,大运河同样有着不小的变化。

虹县离州所不太远,容易引起关注。

相反的,下邳位于泗州的最上方,离州所遥远,几乎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不易关注。

还有一个原因,下邳有山,峄阳山。

在淮河中下游两边想找比较大的山,真心的不容易。

虽无大运河,但有泗水,顺泗水而下进入淮河,不远就能转入漕渠(楚州到扬州段的大运河),不比虹县到扬州远多少。

这是下的,上,水运更发达,有泗水、济水、古汴水等诸多河流,沟通白沟,能贯穿多个州县。

“在我们这里落脚?”林县令不解地问。

泗州还行,怎么也赶不上华州吧。

“我们二人想买下几座山,造新纸。”

“原来如此,然峄阳山竹子并不多。”

将作监改进了一些工艺,随后朝廷将几种新纸的工艺以邸报形式,传到各州,令各州便宜行事。

虽然新纸便宜,但得有竹子,大片大片的竹子。

除了竹子,还得有商贾舍得去投资,这个钱朝廷是不会支付的。

泗州的官员也接到了邸报,太守和诸官员感到郁闷,我们这里是平原地带,哪有大片的竹山,想了想,又将邸报发到了下邳,你们那里有一座稍大的山脉。

下邳几个官员看后,迅速向郡府反馈,我们这里是有一座山,但也不算是“很大很大的山”,山上的竹林也比较少,无法做新纸。

造新纸用心是好的,至少得有足够的原材料吧。

其实就是有竹林,也不是看看邸报,马上就会造的。

可能有极个别胆大的人先行试验,但想要完全普及,还不知得多少年了。

肖道梁说:“我们看过,虽山上的竹林少,山势平缓,也不贫瘠,可以令人种之。”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