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擂鼓山(2 / 2)

“什么惩恶扬善、铲奸除恶,都是大英雄、大豪杰的事情,你小小年纪操些什么心。

你不像你乔大哥,从小和少林寺的大师父们学功夫。

还是小心一些,莫要随便与人动手的好。”

孟修远闻言心中一乐,但面上却并没有反驳,只默默点头。

待此时,乔三槐还想再嘱托些什么,乔大娘却是暗中扯了扯他的衣角,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莫要再唠叨孟修远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乔三槐见状也明白了妻子的意思,虽仍有些不放心,可终还是叹了一口气,最后朝孟修远说道:

“孟小哥,我也不知江湖上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反正你万事小心些,肯定是不会错的。

若是……若是在外面觉得没意思,回来咱们这少室山下接着过活也挺好。

我们两口子老了,家里那几亩田地你乔大哥又不会种,你大可都接过去,一样能娶妻生子。”

言罢,他老两口也没再与孟修远多言,将手中包袱塞给孟修远后便转身回家了。

孟修远抱着那包袱,不必打开,便闻到了其中的新鲜的面香,显然都是给他路上准备的粮食。

见此,孟修远望着这离去的乔三槐夫妇也没出声,只静立片刻,而后朝着他二人的背影微微拱手行了一礼。

……

当日下午,孟修远便启程出发,离开这座待了两年的小村。

他此时虽只有十二岁,但因为天赋原因,身材已经发育得高挑修长。

一袭青衫,腰佩长剑,除了那张俊脸稍显稚嫩了一些,俨然便是一副江湖侠客的样子。

路上那些平日里认识他的乡人,见他这幅打扮皆十分惊异,不由纷纷上前讯问。

孟修远面对他们好奇戏谑的样子,都只微笑应对,谦虚说是出去见识见识世面。

待走出村子几十里,再碰不到什么熟人的时候,孟修远才运转轻功,开是于路上开始提纵飞奔。

耳边嗖嗖作响,疾风迎面扑来。这般畅快的感觉孟修远已经许久没有体会到了,不由得一时间有些入迷。

待他回过神来,便都已经差不多出了嵩山地界。

那擂鼓山同处河南境内,就在汝州上蔡之南,距离嵩山不过四百里左右的距离,所以孟修远赶路并没有耗费太多时间。

沿途问路之下,孟修远仍是在第四日便找到了地方。

那是在一条山路上,但见竹荫森森,景色清幽,山涧旁用巨竹搭着个凉亭,构筑精雅,极尽巧思,竹即是亭,亭即是竹,一眼看去,竟分不出是竹林还是亭子。

孟修远见此,惊讶之余,也明白自己是已经接近了目的地。

再顺路走了一段,已进了一个山谷。谷中都是松树,山风过去,松声若涛。

远远望去,见林间有三间木屋,屋外不远处还有些身穿乡农衣衫的青年汉子在一齐练功。

想来,便是所谓苏星河手下“聋哑门”的弟子。

孟修远也不愿与他们这些小喽啰多做口舌,运起真气,便朝着木屋方向开口道:

“苏先生,在下孟修远,冒昧拜访,还请见谅。”

只片刻间,那木屋里便窜出一个苍老的身影,飘忽起落几次迅速奔至孟修远面前。

“这位少侠好强的内力,不知你所为何事?”

这苏星河因为受师弟星宿老仙逼迫,装聋作哑了几十年。

可一听到孟修远的这声音,他却是不敢再装下去了。

耳边隆隆作响声至今尚未散去,苏星河尽力打量着眼前这位不显山、不漏水的少侠,手心不由得有些出汗。

明明是个少年人模样,但却有这般超过自己的浑厚功力。

明明江湖上人都知道自己又聋又哑,这少侠却偏偏一到门口就运功传声,仿佛知道自己这聋哑是装出来的。

苏星河一时间没有头绪,猜不中孟修远的身份来历、行事意图。

因而苏星河面对孟修远丝毫不敢怠慢,体内真气已经急速运转了起来。

孟修远见他如此,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只直接了当地问道。

“苏先生,我听说这些年,你一直在找人来解一个棋局?”

苏星河闻声点了点头,略舒了一口气,朝孟修远问道:

“确实如此,孟少侠。

你若也有意解我这珍珑棋局,我自是欢迎。”

说话间,苏星河仔细打量了一下孟修远的外貌,见他年纪虽幼,一张面孔却已经十分清秀俊逸,不由得暗自点头。

哪想,孟修远闻声却是摇了摇头,而后看着苏星河认真道:

“我不擅棋艺,便不献丑了。

只是想见一见设立棋局的前辈,有些武学上的事情,想向他请教。”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