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收购案(1 / 2)

科技尽头 一桶布丁 2043 字 7个月前

华夏,宁园办公大楼。

在基地办完事的宁孑已经回到了本部,随后便见识到了陈校长的效率有多高。

宁园前门有燕北体育大学字样的牌匾已经有人在准备拆卸了,据说是明天就能把新的换上。只看陈永刚这个积极性,就能看出这位校长也对体大这个校名不太满意了。

宁孑到觉得无所谓。

哪怕未来太空学院本部真的搬到了太空里,上面太空学院的牌子前缀是燕北体育大学都无所谓。毕竟名字不过是个代号而已,叫什么都不影响他跟三月共同制定的探索计划。

回到办公室他便按部就班的开始了日常的工作。

在太空学院招几个学生,本就是早已经计划好的事情,今天只是去太空学院把这事确定下来,因为根据三月对工程进度的估算,吴刚号还有半年就要进行试航了。

吴刚号正式试航之后,他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跟精力放在太空科研布局方面,所以得在这之前把一些琐事处理好。不光是招收学生,他还打算趁这段时间要个孩子,以及搞定一些人和事情,保证没人会在太空时代的过渡时期拖后腿。说起来都属于挺重要的事情。

忙到下午三点,办公室的电话几乎分秒不差的响了起来。哪怕不考虑时差,这种极为准时联系的方式,也值得学习跟夸奖。

是的,宁孑知道这通电话是杜邦勒打来的。他约好了时间的电话,一般来说不上太重要的电话根本打不进来,这属于三月的智能增值服务。不要钱,还特别好用。

……

“你好,宁,知道吗?我一直在期待能跟你像这样直接通话的机会,毕竟不管带话的人多靠谱,总会因为表述而造成各种误会。”

“嗯,杜邦勒先生,感谢你的看好。不过我还是要友情提示一句,虽然这个号码是保密线路,但我们的通话不但可能那会被录音,还可能会被记录,甚至会被许多工作人员反复收听,所以我建议你不管说什么都先仔细想想,是否合适。”

简单的两句话,奠定了这次通话的基调必然是真诚、友好、开诚布公的,起码站在宁孑的角度已经做到了绝对坦诚。

显然这份坦诚是对面没有预料到的,不过当电话那头的人再开口时,的确慎重了许多。

“嗯,当然,我明白的。其实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毕竟我们双方之间一直都希望能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只是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我们希望的那样,这种事情很常见。”

宁孑拿着电话,笑了笑,道:“还是说正事儿吧。杜邦勒先生,我不是你日常接触的那种人,太官方充斥着潜含义的遣词造句我不太听的懂。我知道你希望能活得更久,事实上这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因为我也一样,否则我不会去研究相关的技术。所以不如干脆些,为了能有更长久的寿命,你愿意付出什么,然后我再看你所付出的是否是我想要的,这样能尽快达成一致,或者直接谈崩,节省时间。”

发言一如既往的简单、干脆、直接,大概也能证明之前许多心理学家为宁孑做的侧写有多正确,虽然显得不太礼貌,但足够高效。

好在对面似乎并没有被冒犯到,回话时的语气甚至更为谦虚:“好吧,你说的没错。我看了尼森·蒙巴顿跟奥博特·雷洛的体检报告。我承认对他们的身体能有如此让人欣喜的变化很感兴趣,所以我的确很希望我们能就引入这项技术达成一致。至于付出什么……你可以提出条件,如果不超越我们的底线,都可以商量。”

宁孑很敏锐的注意到,对方用的是we,而不是I。对他来说这是个不错的信息,说明了对面这位位高权重的大佬并不是那么自私自利,好东西还会分享。对于宁孑来说这意味着能不用费更多的功夫撬动更大的利益。

显然对方也是很坦诚的,这是促成合作的基础。

于是宁孑很干脆的说道:“那么杜邦勒先生,你应该知道为什么尼森·蒙巴顿跟奥博特·雷洛能够率先体验这项技术。所以我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你能在三年内配合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会考虑让你跟所有愿意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都能享受到身体各项机能重新焕发的好处。

如果你们做的足够好,我甚至能保证在西方国度只有你跟你的朋友们能使用这项技术,你可以列出一份名单,那些不被你们所接受的人将不能获得这项技术的支持。在外面华夏有一句俗话叫剩者为王,意思就是只要比你的敌人活得久,就能稳操胜卷,无往不利。我相信你也会认同这句话的,尤其是当你在这个世界上活了超过一百年的时候,一定会有这种感触。”

宁孑提出的要求让对面在电话中出现了片刻的犹豫,随后才缓缓开口道:“宁,我希望能确认一下,你说的支持是指我们只需要对他们提供帮助,还是要我跟我的朋友们加入他们创办的光明神教并遵守他们的教义?又或者听从他们的指令?”

宁孑答道:“我不需要你们加入他们,同样也不需要你们听从他的指令,但是对于他们要做的事情,你们要尽力为他们保驾护航。当然不用怕你们做了事情我不知道,也千万别想着逃避你们的义务,甚至做一些相反的事情。

相信你们应该也分析出来了,我总能很巧的获得一些恰好需要的信息。更别提我还能直接聆听尼森跟奥博特的汇报,你们在其中做了什么。另外也不要问我万一尼森跟奥博特消失了怎么办。如果发生这种事情,那么我们的合作破产了。”

又是半晌的沉默。

对面才问道:“只有这一个合作模式吗?”

很快也有了回应:“不然呢?难道你们觉得我会拿这项技术换钱?而且恕我直言,真要用钱买的话,你跟你的朋友可能买不起。最重要的是长久的合作才能让我们双方都放心。”

这个问题让人深思,也很让人无奈。

真的,当一个人连钱的增加都觉得不稀罕了,甚至感觉不到快乐,这个世界能被他放在眼中的东西还真没多少了,这种人追求的往往是更高级的东西,无欲无求到这种地步的人从来都是最麻烦的。

对于有钱人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一旦碰到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麻烦倍数是指数级上涨的。

就好像这个时候,让对面一群人去帮助一个小小的众议员,这的确挺难接受的。如果可以选择,当然直接付钱才是最完美的,前提是价格合理。宁孑一句他们可能买不起已经堵死了所有可能。

不过话又说回来,生命也的确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尤其是对于一些特定人群来说更是如此。而且不惜一切代价往往也是有底线的,如果为了活命重新变成穷人,那大概比让他们死了更难受。

所以当宁孑那番话说出口后,对面的态度明显开始软化。

“我明白了,宁,的确,你给了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当然,我需要跟我的朋友们商量一下。”

“好的,杜邦勒先生,我不着急,你们可以慢慢商量。毕竟这是个漫长的合作,会伴随你们余生每一个选择,慎重一些是应该的。我喜欢跟习惯三思而后行的人合作。”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