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欺骗?(1 / 2)

南极秘事 江南烟雨情 1542 字 2022-06-05

帐篷内的秦风等人全都靠在背包上假寐,而钱一文和吴四海还有许智鹏三人刚开始对电脑上的照片感兴趣,可现在却坐在那里无聊的喝着茶。

不过这一切的平静被刘教授的一声惊呼打破了,帐篷内的人或是睁开眼睛或是放下茶杯,不过他们都同时向着刘教授的方向看去。

不过此时众人的表情反应却各不相同,秦风等人看了一眼后就继续闭上双眼,而钱一文三人则是向着刘教授那移了过去。

当三人挪动到刘教授身后看到电脑屏幕上的照片时也顿时呆住了,此时三人全都恨不得钻到电脑里去观看一样,一个个睁大眼睛好久才发出一声声的惊叹。

接着电脑前的四人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他们对这张带有眼睛图案的照片都有着独特的看法,但总得来说还是分为两派。

一派是刘教授和许智鹏两人,他们认为这个眼睛的图案是人为的,而另一派的钱一文和吴四海则坚持人为这是自然形成的而已。

就这样他们两边不断的阐述着自己的观点,然后就是不断的争论和辩驳。

而靠在背包上休息的秦风几人也被他们的争论声吵得睁开了眼,看着几个加一块有几百岁的人像小孩一样的争得面红耳赤不由得一阵好笑。

看着四人越来越激烈的话语陆谨明连忙说道:“大家都冷静一点,至于照片上的图案是人工建造还是自然形成现在争论还为时尚早,不过真要确定它的形成方式只有实地考察后才能得知。”

听到陆谨明的话后争论的四人也冷静了下来,这时刘教授也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小陆说的对,现在争论它的成因确实有点早,毕竟只是几张照片,没有实在的证据争论到最后也都是空谈而已。”

此时钱一文也尴尬的说道:“刘老说的对,我们这些搞研究的见到这种奇异的东西总会想第一时间搞明白其中的内容,有时候又喜欢先入为主的去讨论问题,所以难免会钻牛角尖。”

陆谨明听到两人的话连忙摆手道:“两位都是有大学问的学者,见识肯定比我们更广,所以以您二位的目光来看这眼睛图案不论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建造是否都有着研究价值。”

“这个自然是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只不过是否要进行实地考察那就要看上边是什么意思了。”吴四海喝了一口茶说道。

这时的许智鹏表情有点难看,只见他欲言又止的看了一眼刘教授,然后又看了看帐篷内的众人,终究是低下了头没有说话。

而此时的刘教授似乎也感受到了许智鹏的目光,他回头深深的看了一眼许智鹏然后说道:“从这张照片上的拍摄经纬度来看,这个地方应该处于南极点附近,那里的环境至今去过的也没有几个人,所以要实地考察的话会很危险。”

众人对于刘教授的话也是深以为然,南极点可以说就是南极大陆的最中心点,也是地球表面非常特殊的一个位置,它是地球上没有方向性的两个点之一(另一个点是北极点)。

站在南极点上,东、西、南三个方向完全失去意义,只有北方一个方向。

在南极点,太阳一年只升落一次,有半年太阳永不落,全是白天,太阳在离地平线不高的地方绕南极点一圈一圈地转,一直不落下,这就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极昼”。

当然“极昼”过后又有半年见不到太阳,全是黑夜,又称“极夜”。

而南极点终年被冰雪覆盖,冰雪厚度达最高达到2000米,海拔高度也有2800米。

那里的气候异常恶劣,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8度,就是夏季平均气温也有零下三十多度。

这里常年温度都是零下状态,有记录到的最高气温为-12.3℃,这还只是夏季,要是到了冬季,平均气温最低可以下降到零下六七十度,当年有记录到的最低气温为零下82.8℃。

有人认为南极点是南极的最高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南极点并非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而覆盖在南极点上面的冰雪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移动,因此,科学家每年都要重新标定一次南极点的最新位置,立上标杆。

自从发现南极大陆以来,人们总想在上边建立永久的据点,所以在1957年美国在南极点的冰盖上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考察基地,并以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阿蒙森和随后而来的斯科特两人的名字,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站上所需物资和人员往来都从美国在罗斯岛上的麦克莫多站用大力神飞机运输,至今已经有3000多人到达过南极点。

也正是由于这个地方非常的特殊所以全球一些有影响力的一些国家联合制订了《南极条约》这项公认的南极大陆行事准则。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法则很难在约束一些别有想法的国家或者个人,这也导致了在这片土地上只要你有实力想干什么都可以,前提是别被人发现就行。

而现在秦风他们想要去南极点附近寻找那眼睛图案,最大的障碍还是装备和人力问题。

帐篷内的众人大部分对那张图片上的图案都不感兴趣,除了刘教授四人拿它当宝外,其余人都是没太放在心上,最多就是有点震惊而已。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