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苏联1941 !
莫斯科军营……这个军营已不是第333团之前驻守的军营。
之前的军营距离火车站十几里,坦克来回行驶大约需要半个多小时,这对于作为机动部队需要经常出击的坦克第四旅无疑是个巨大的浪费。
于是,他们在火车站附近开辟了一个临时军营。
之所以用“开辟”,是因为这个军营的确是开辟出来的。
这里是伟大的莫斯科,苏联的首都,同时也是苏联最大的城市。火车站附近的房子当然是寸土寸金,这里密集的分布着各种商店、旅馆及餐馆等等。
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对战前而言,随着战争爆发火车站就成为屯积物资和兵力的仓库及中转站……大量的士兵和装备被运送到这里等待命令,甚至还有许多直接就被送往前线。
坦克第四旅就在这样一个位置而且还是保密及安全性较高的地下仓库得到了一个兵营。
这是为什么就不用多说了,距离火车站足够近,就可以用最快的时间赶赴战场。
事实上不只是火车站的用途变了,其它工厂甚至是工人也都全部被动员起来并转化了职能:
无轨电车修理厂开始生产手榴弹,机械厂转产坦克和炸药,甚至原来生产居民服饰用品的小厂也为前线生产反坦克手雷。
成千上万的老人、妇女甚至是学生都进入工厂帮助生产装备。
迫击炮、步枪、炸弹、炮弹一批批的被生产出来。汽车厂则大量生产军队使用的越野汽车及火炮部件和铸件及雷管。
就像舒尔卡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张图片:一名头戴鸭舌帽的少年,他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脸上还稚气未脱,但却拿着一把螺丝刀正在熟练的维修着马克沁重机枪。
这名少年只怕并不知道他会因为这张照片而流传后世,因为舒尔卡在现代的博物馆里就看到过它。
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舒尔卡脑袋里思考的……坦克第四旅夺回克林后,苏西方面军的第16、新编第5、第43、第49集团军就组成了一道完整的防线。
再加上坦克第四旅的机动防御,守住这道防线等到入冬直至远东方面军的援军到来应该不是问题。
尤其是在克林一战后,朱可夫对坦克第四旅已有了足够的重视……确切的说,朱可夫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坦克第四旅,只不过他没想到坦克第四旅会重要到这程度。
于是,坦克第四旅的装备很快就补齐了,汽车、防空营的高射炮,第333团的反坦克炮……反坦克炮依旧紧缺,第333团只得到了十门,不过他们补充了30挺PTRD反坦克步枪。
说实话,这种PTRD反坦克步枪并不是一款优秀的步枪,它是苏联用于应急的一种装备:
德军坦克的装甲防护普遍不强,尤其是“一号”、“二号”以及产自捷克的“38T”,它们甚至使用12.7MM高射机枪在较近的距离都可以击穿。
于是,苏军就需要一种有效的单兵武器对付这些轻型坦克。
PTRD反坦克步枪因此应孕而生:战争爆发后也就是7月才发现这个需求,一个多月后就生产出样枪,紧接着就投入量产。